全国两会·梅州声音丨李杏玲受访谈教育惩戒权:教师要敢用、善用、慎用
作为教育界代表,全国我市全国人大代表、梅州广东梅县东山中学英语教师李杏玲受CETV1(中国教育电视台)节目组邀请,声音受访善用慎用AG超玩会入口直播连线就《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(试行)》正式施行以及教师如何把握惩戒“度”畅谈看法。丨李敢用
“教育惩戒权的杏玲到来,既是谈教对学生的保护,也是育惩对教师的一种尊重。”李杏玲说,戒权教师赋予老师教育惩戒权,全国出发点是梅州好的,但在实际实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阻力。声音受访善用慎用AG超玩会入口因为长期以来,丨李敢用教育惩戒和体罚的杏玲边界不清楚,惩戒“度”难以把握,谈教老师们形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育惩“明哲保身”的观念和习惯,以至于面对“问题”学生,大部分教师依然不敢大胆行使教育惩戒权。
教师应该怎样把握教育惩戒“度”?李杏玲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: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尽快将相关文件精神推广宣传落实到位,鼓励教师放心管、大胆管;二是教师要提前吃透《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(试行)》的实施细则,做到依法依规合理使用教育惩戒权;三是教师要在关爱学生的基础上适当惩之有法,引以为戒,时刻牢记惩戒≠体罚,惩戒只是教育手段,而不是教育的目的。
“教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学生也并非一‘惩’就改,需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、正确引导、爱心感化、耐心等待等多种方法共同推进。”亲其师则信其道,李杏玲说,教育惩戒权是把“双刃剑”,利用得好可以培养学生更加健康的人格,但利用不好则会给孩子带来创伤。所以对于教育惩戒权,教师应敢用、善用、慎用。
本报记者:林婉萍
编辑:张莹娜
- ·让下层肉体拦阻患者有“医”靠,潮安龙湖卫生院这样做
- ·名山城区道路改造 路过市民称赞“巴适”
- ·立足灾后恢复重建 布局科学长远发展
- ·身后有余莫伸手 枷锁架身难回首
- ·跟着全运去踏青|5条宝藏路线,带你开启岭南文化之旅
- ·“雅化”荣获“中国驰名商标”称号
- ·逢山凿洞遇水架桥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
- ·市人民医院举行迎春职工趣味运动会
- ·刚刚,云南曲靖市会泽县发生4.4级地震
- ·去年全市接警20多万起 其中4成为骚扰电话
- ·雍万英:灾后重建让合作社发展前景更广阔
- ·全心抓落实 合力促跨越
- ·海丰大湖镇:以“四轮驱动”方式多方位助力村落子复原
- ·微信认识美女 美女编织陷阱
- ·新突破新佳绩 川农大喜获两项国家科学技术大奖
- ·全省教育工作要建好“三通两平台”